媒体聚焦

每日经济:嘉宾不再谈中国票房当“全球老大”

时间:2016-09-20 15:12:37 字体设置

    ◎每经记者 牟璇

    9月19日,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热闹开幕,尽管仅举办第三届是一场较为年轻的电影节,但水准非常突出。

    相较于今年4月北京国际电影节,以及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时,参会嘉宾对今年电影票房的憧憬和600亿元总票房的美好展望,本届丝路国际电影节上,嘉宾在谈及中国电影要在今年成为世界票房老大时却谨慎了许多。

    面对春节后几大重要电影档期集体失利,以及电影票房节节往下的现实,仅就有两位嘉宾提出是否进入拐点这一话题。电影人开始深刻反思中国电影是否在资金助推下“用力过猛”,缺乏内容和创意支撑的电影产业是否进入掉头向下的阵痛拐点?

    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今年的电影市场并未出现越来越红火的现象,反而在经历春节档爆发后便掉头往下。今年几个重要档期,三八档、清明档以及暑期档的表现均不达预期,一方面未出现口碑与票房均佳的话题性作品,另一方面票房表现平平。刚刚结束的中秋档票房情况更是让人震惊。

    艺恩智库数据显示,今年中秋放假三天,总票房为5.09亿元,相比去年中秋节只放了两天假但票房就达到了6.06亿元,今年同比下滑了约16%。

    此外,相较于暑期档等勉强与去年持平,中秋档在今年整个档期中竟然首次出现了同比负增长,让人大跌眼镜。

    上述数据给上半年高温的电影市场泼了一盆冷水。在丝路电影节上,嘉宾更多探讨如何让电影回归到本身的稳定增长中,中国电影如何提高质量和水平,以及如何做好内容创作、如何让电影教育也回归艺术创作到本心。

    要提高中国电影质量还离不开电影人才的培养,而新生代力量的培养是整个产业成长的关键。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侯光明说,“现在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,为什么?因为电影首先是一门艺术,然后是一门产业,最后电影是一门技术引领下不断发展的艺术。由于电影自身的复杂性和多重属性,需要从不同视角去看它,因此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。”

    香港金像奖协会董事局原主席文隽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“从今年春节后,票房就没有像大家预期的一直上升了,市场走回来冷静,一下正常化,这是一件好事。我认为这是中国电影平坦发展的开始,情愿慢慢一步步走,也不要太快步子,越快摔得会越疼。”

   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周星向记者表示,今年的电影票房总量还是可以的,但是增长率却严重下滑,大众期待的高增长率目前来看应该是没有的,预计全年就百分之十几的增长,这是高速增长后的回落。这反而是给这个产业的人提了个醒,如果缺少创造性的作品,必然会遭到市场厌弃。

打 印】【顶 部】【关 闭 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  编辑: 苏聪